38岁的英国人威廉·格雷带着老婆孩子,一路走出了他深爱了整整8年的城市——越南的首都河内。他这次离开,并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变动,也不是觉得生活难以忍受,而是因为他实在对这城市的空气忍无可忍呀。
“尾气味和焚烧垃圾的臭味,真让人感觉像吸毒气一样,每天都没完没了。”威廉说,他试过好多次想适应,但直到有一次堵车的时候,那种窒息般的难受彻底让他下定决心:得走人,去个空气好点的地方,才能真心呼吸自在。
空气太糟,连生活都变得艰难
威廉住在河内市中心,工作也在那儿。每天他都要跑过龙边桥上下班,桥底下面到处都是建筑工地,焚烧废料的味道让空气里满是刺鼻的塑料味。到了高峰时段,汽车尾气和灰尘混在一起,让整个城市像罩上了一层“毒雾”,简直令人难受。
他老婆是土生土长的河内人,可也常常咳嗽、气喘吁吁,连娃儿都开始出现呼吸问题。为了改善生活环境,他们曾经搬到嘉林的新城里,想着能离污染远点。但是空气质量依旧不乐观,AQI(空气质量指数)老是飙到“有害健康”的级别。
我们一家人搬来搬去,后来想想还是得彻底离开这个地方。威廉他们一家最终选了会安,那地方虽小,但挺安静,空气也新鲜,是个海边的城市。如今,每天早上刚醒来,呼吸感觉特别顺畅,满耳都是稻草和阳光的味道,让人心情舒畅。
数据触目惊心,河内污染到底有多严重?
你可能觉得这事儿还不过是个例,但实际上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。到了2025年初,河内已经被列入全球污染最厉害的十个城市之一了。
PM2.5这玩意儿,可是评判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。有数据显示啊,河内得有超过一半的居民长期待在PM2.5浓度超出安全线两倍多的环境里,真是让人担心。
据研究显示,从1990年到2015年,单靠PM2.5引起的死亡人数就从2.6万飙升到4.2万,这数目可不小。空气污染不仅让人感觉不好,还在实际意义上蚕食着人们的寿命——每个越南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因为空气问题减少了1.4年。
美国东西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萨克塞纳一直关注越南的空气质量状况。他提到:“其实,很多人不是不想搬迁,而是没法搬。经济负担重,孩子上学麻烦,工作也不稳定……这些因素让他们只能忍痛继续坚持下去。”
有个调查结果显示,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居民,27%,已经选择搬迁来躲避污染;而大约一半的居民,58%,虽然也想换地方,却因为条件不允许,只好忍着。
南非的塔玛拉·霍夫曼也遇过类似的事儿。她在河内生活的时候,因为空气污染,肺炎搞了两次,医生很明确地跟她说,这都归咱空气惹的祸。最终,她带着家人搬到了胡志明市,“现在我不用空气净化器了,也不每天盯着空气指数App看了。”
留下的人,开始“自救”模式
其实,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逃走,很多外来的朋友和本地的居民都开始自己琢磨怎么对抗空气污染:家里装上空气净化器、随时关注空气质量,还在空气差的时候尽量少出门,或者干脆搬到城市边缘的郊区找个‘歇脚’的地方,想找点缓冲和喘息的空间。
但这些办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萨克塞纳提出了更系统的建议:
从2026年起,市中心地区将不允许使用汽油摩托车,要大力推广价格合理的电动车,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,还要对垃圾焚烧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。此外,还会建立空气预警体系和公众参与平台,增加绿地面积,同时优化城市通风设计,改善整体环境。
他特意强调说:“要是不赶紧采取措施,外来人才和本地的中产阶级还会一直流走,城市的吸引力和经济的成长也会受到很大打击。”
要是呼吸都变成了沉重的负担,谁还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呢?
景盛网-如何选择股票技巧-配资公司有哪些-配资炒股入门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